疫情之后 健康住宅将成趋势

摘 要

  疫情之后 健康住宅将成趋势 发布时间:2020-03-15作者:孙蔚 资料图片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宅在家里成为大部分人的应对方式。居家隔离期间,健康的居

疫情之后 健康住宅将成趋势 发布时间:2020-03-15作者:孙蔚

资料图片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猛,宅在家里成为大部分人的应对方式。居家隔离期间,健康的居家环境、专业可靠的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凸显。而在健康居住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再次刷新了人们对 健康住宅 的认知,还引发了关于健康住宅标准的讨论。业内人士认为,疫情过后,健康住宅有望成为房地产市场消费趋势,成为今后人们选购商品房时重要的参考标准。

构建防疫的健康空间

不管是 非典 还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是关键环节。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空间,也因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 战场 。然而很多人买房时只考虑到了房子的美观与舒适,却常常忽略一个问题:你家的居住环境真的健康吗? 非典 期间,香港淘大花园因为给排水系统问题造成公共空间和整栋楼的交叉感染,教训深刻。 绝大多数时间里,建筑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环境。人们居住在建筑里,工作在建筑里,采买、集会、交流也都在建筑里,可以说无时不刻不与建筑有关。 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绿色设计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鹏看来,对于建筑和防疫的关系,与其说建筑在疫情防控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不如说建筑就是防疫的一部分。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云钢认为,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建筑首先是发挥隔绝作用,但这个 隔绝 不是建筑与室外空气之间的完全隔绝,而是和污染源之间的隔绝。 如果建筑空间都弥漫着可能导致感染的病毒,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生命威胁? 他认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绝大部分建筑通过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措施,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建筑空间和环境造成的交叉感染。以绿色建筑为例,我国绿色建筑不断提高健康标准,除了节能环保,在卫生防疫方面也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五大建筑设计问题凸显

疫情突然袭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健康升级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在当代置业总裁张鹏看来,健康人居问题在此次疫情中暴露无疑,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居住产品设计不科学:通风采光问题突出,项目占地面积小,但开发商又想将 地尽其用 ,于是把每个角落都设计到极致,影响自然通风采光。设计不合理,导致阳光被其他户所 围攻 ,阳台的采光性能也会大打折扣,餐厅、客厅的采光效果都比较差。

第二,人居科技系统不完善:时至今日,很多集中式社区的新风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理想解决。事实上,可以用完善的人居科技系统导入来提升居住体验,包括置换式全新风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外墙保温系统、高性能门窗系统、外遮阳系统、同层排水系统、健康水系统等。

第三,社区生态空间不充足:社区空间开阔,园林绿植密布,自然环境优美是优质的社区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规划设计充足的社区公共空间,在日常可作为住户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更可以作为临时户外避难场所和科技防疫设备的集散存放区域。

第四,社区配套服务不健全:社区配套服务是社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业生活配套、医疗防疫配套、运动健身配套,能够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缓冲和防疫空间。

第五,智能社区普及不深入:在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上的严重不足,从底层技术层面上讲,就是智能家居系统、社区信息采集系统和智慧社区运营系统的不普及。

基于上述思考,张鹏建议购房者在挑选住宅时,要考虑四大因素,一是科学的户型设计;二是先进的人居系统,能够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居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的空间;三是自然的社区生态,优选小街区、密路网、大围合规划理念的社区,能够充分保障社区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四是完善的社区配套。

推动健康人居标准细化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健康建筑标准体系。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高级董事张晶予介绍,国内曾出台相关的健康建筑标准,国外的有北美的WELL标准和Fitwel标准,涵盖的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不过,这次疫情之后,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生活值得重新审视。

远洋集团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窦志表示,这次疫情之后,相信健康建筑的标准肯定会有变化。 我们过去讨论健康建筑,确实没有特别强调针对疫情的计划或者处理的措施,疫情之后,我们意识到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一些措施也是健康建筑未来丰富和发展的方向。

据记者了解,中国建筑学会2017年制定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主要从建筑的空气、水、舒适性、健身、人文和服务6大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与WELL标准不太相同,包含了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要求必须是全装修建筑,且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疫情以后,对于有很强指向性的措施,比如说疫情防治方面,经过实际科研之后,我们会结合其他与人们健康相关的方面进行细化和深化。总体上看,我们已有的健康建筑体系是没有问题的,内容是完整的,只不过会在一些分支的细化和针对性上有所加强。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磊表示。

数说楼市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以往平静的生活。曾经居住惯了的房子,似乎一瞬间,就被人们看不惯了。近期,一份来自5266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家庭想在半年内换房。

疫情之后,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有哪些变化?什么样的房子更受欢迎?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下消费者对买房卖房决策及偏好的影响,贝壳研究院发起了 疫情下的住房消费者预期调查 。调查发现,有41.6%的人疫情后想购买大户型,以便和父母、孩子一起居住。

此举不难理解,这次疫情下,全民隔离,不少人在家办公,明显感受到房间空间不够用,既需要有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空间,也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家庭成员越多,对独立空间的需求也就越强。

相较于买房者,换房者更愿意买大户型。在户型的选择上,买房者因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更倾向于购买中等户型,而且因预期相对较差,选择小户型的比例较高。而换房者更多选择大户型,占比高达63.3%。

此外,换房者更注重社区的低密度,占比达53.1%,而买房者更注重医疗配套,占比为46.6%,这可能是由于换房者资金实力更强,对低密度住房更能负担得起。

除了户型等硬件条件外,物业服务成了购房者的首选。在此次调查中,有63.3%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为高品质的物业付费,比例高于医疗、交通条件等。在有换房计划的受访者中,愿意为高品质物业付费的比例达74.5%,显著高于交通条件。

这次疫情发生后,优秀的小区物业对于防治疫情传播的作用显现出来。好的小区物业提供消杀服务、防疫排查、送菜上门等服务,比物业管理较差以及没有物业的小区更加让消费者感到安全。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 非典 触发了第一次居住消费偏好变化,即通风透气好的板楼成为好社区的重要标准,那么此次疫情或将触发第二次居住消费偏好变化,即 好社区 的标准从简单的硬件设施的完备度转向软性的社区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